今年以來,由于市場走弱,上市公司增發規模有所縮減。根據WIND統計,截至17日,按發行日計算,年內共有227家公司完成增發,全部為定增,募資規模合計4902億元,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逾兩成。其中,共有9家公司定增募資逾百億元。
從所屬行業來看,今年已實施增發公司家數較多的行業有電子、基礎化工、機械設備等,均超過20家;從募資金額居前的行業來看,包括電力設備、交通運輸、公用事業等,其中電力設備即新能源募資金額近900億元,高居榜首。
從具體增發募資規模來看,寧德時代、徐工機械、上海機場、寧波港、上海醫藥、潤澤科技、南網儲能、大全能源、招商港口等9家公司募資超百億元。
6月22日,寧德時代披露定增結果顯示,公司以410元/股的價格定增1.10億股,募資總額近450億元。這一募資規模是注冊制實施以來最大的再融資項目,也是創業板市場最大的再融資。
記者注意到,部分公司通過定增來完成并購。7月22日,上海機場公告稱,公司控股股東機場集團持有的虹橋公司100%股權、物流公司100%股權以及浦東第四跑道所涉及相關資產均已完成過戶事宜。至此,高達191億的定增收購事項正式落地。
值得注意的是,年內創業板、科創板定增項目募資規模增勢明顯。數據顯示,年內分別有62家創業板和20家科創板公司完成定增,分別募資1103億元和343.9億元。創業板和科創板募資規模合計1447億元,同比增加46%,占年內募資總額的三成,較去年同期提升8個百分點。
自三季度開始,公募參與定增市場的熱情明顯高漲。WIND數據顯示,三季度公募參與定增的成本總額為258億元,環比大幅增長。10月11日晚,“眼茅”愛爾眼科的定增結果出爐,工銀瑞信、廣發基金、華夏基金等多家公募以及瑞銀集團、摩根士丹利等知名外資機構均獲配。
從全年情況來看,公募機構對于定增行業的選擇多集中在新能源、消費、醫藥等熱門賽道。伴隨著年內市場3000點“拉鋸戰”,部分定增標的出現浮虧的情況。(記者 陳燕青)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