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財經 > 正文

    旅游預付卡陷阱深 “免費”“返本”莫輕信

    你聽說過旅游預付卡嗎?“十一”國慶假期已至,大多人都有出行計劃,但每逢此時,總有不法分子打著旅游的幌子,一方面用免費低價等誘餌來誤導消費者;更有甚者鼓吹投資高回報,宣稱除可享受免費旅游外,還可通過投資獲得高收益,實現資產增值,以此來誘騙消費者。

    而今,他們更是將這一類所謂可以“返利”的旅游預付卡推向了銀發族。9月29日,就有多位老年人向北京商報記者反映,遇到了充卡入會但資金也一去不返的尷尬境況。

    宣稱免費

    但旅游和資金雙雙落空

    “到現在錢還沒著落。”9月29日,家住北京市西城區的周女士向北京商報記者講述了她的被騙經歷。

    周女士剛剛退休不久,幾年前在妹妹的推薦下,通過充值的方式購買了一旅游預付卡,充值金額5萬元,本來對方宣稱購買套餐后可以低價享受多條境內外旅游線路,旅游結束后即可返還充值金額。

    “我之前也確實跟著他們玩過一次,但整個行程實際花費應該不到1萬元,后來想退錢,結果他們就以暫停業務、公司休整等各種理由推辭。”周女士說道,在多次交涉未果后,為追回被騙的旅游錢,她已經果斷向北京警方報警。

    被問及為何會選擇這種充值預付費卡旅游時,周女士向北京商報記者詳細描述了她的經歷。“他們當時就是以各種方式誘惑你,一是通過發獎品,誘惑你去了解他們的業務;另外前期也會帶一些人去旅游,利用親屬關系熟人推薦,吸引你去加入充值;而且他們還會定期開一些旅游會議,增加迷惑,讓你對他們的可靠度更是深信不疑。”

    據周女士回憶,和她一樣被卷入該起旅游預付卡案件的老年人有上千人,充值金額大多在5萬元、10萬元左右,此前他們曾多次要求退款,但都被臺以多種理由搪塞。

    低價、免費,是這類旅游預付卡推銷的最大“賣點”。正如另一北京市民馬麗(化名)所述,她同樣是旅游預付卡的受害者,也遇到了資金和旅游雙雙落空的情況。她回憶道,“這種騙子臺主要就是瞄準中老年人,畢竟我們退休不久,有時間也有點錢,身體狀況也還不錯,就想著多出去走一走,他們就利用我們這些人群,說是免費低價,但實際辦年卡、充值入會花的錢更多”。

    對此情況,易觀分析金融行業高級分析師蘇筱芮告訴北京商報記者,“旅游預付卡”雖然打著預付卡的旗號,但實際是與傳統預付卡有所不同的。一是正規預付卡的發行主體要取得支付牌照,或是按照地方監管要求完成預付卡發卡備案管理,并針對預付資金作出相應監管,二是傳統預付卡充值后購買商品或是服務,并不存在所謂“返還本金”“免費服務”等說法,因此消費者在遇到類似情況時,一定要注意甄別。

    手段升級

    千余人被騙金額超千萬

    所謂旅游預付卡,也有不少人將其理解為“先存款后旅游”模式。但其背后具有很高的金融風險:所有充值金額會形成一個資金池,當資金充裕運轉正常時,所有問題都被掩蓋,而一旦資金運作上稍有不慎,將出現資金鏈緊繃。

    值得一提的是,如今,這類旅游預付卡甚至還出現了誘惑更高、詐騙更強的套路,甚至掛鉤上了金融投資,除了宣傳免費旅游,甚至還可以返本返利。

    常見的手法是,其吸引老年人購買旅游卡并承諾免費旅游、“高額返利”等,一步步誘導老年人進入“龐氏騙局”陷阱。

    就在日,北京市文化市場綜合執法總隊公布了旅游行政處罰典型案例,北京某國際旅行社通過贈送日用品等方式,向老年人推銷旅游預付卡,承諾“可以多次參加免費旅游,并于1年內返還本金”。參與此事的老年人有1000余人,個人購買金額從1萬元至30萬元不等,涉案總金額超過千萬元。

    據介紹,這類旅游預付卡,以高額返利或者享受免費旅游等福利為誘餌,騙取老年人充值,但在充值或者購買相關產品后,往往會遭遇卷款“跑路”、承諾福利無法兌現、預存款無法返還等情況,背后金融風險高企。

    “這種將預付卡與具備金融投資的業務進行掛鉤,并以免費、返本等話術進行誘導,實際有變相實施非法集資之嫌,通過披著‘預付卡’外衣,針對防范意識薄弱的老年群體下手,除了金融風險外,還具有很高的社會危害。”蘇筱芮評價道。

    浙江大學國際聯合商學院數字經濟與金融創新研究中心聯席主任、研究員盤和林則進一步分析,這種旅游預付卡有兌付的,也有不兌付的。實際上不兌付的旅游預付卡有個共同特征,就是其收益預期超過正常水。在他看來,其中最大的金融隱患就是卷款“跑路”,消費者有可能進入了一個“龐氏騙局”,另外還有一種可能就是“貨不對板”,最終給用戶“低價團”“購物團”,讓用戶體驗大打折扣。

    加強治理

    還需監管、宣傳等多管齊下

    為何會有那么多老年人中了旅游預付卡的招?根據馬麗所述,從他們經歷的騙局來看,最大的原因是詐騙分子善打親情牌,另外誘惑力高。

    “畢竟現在存款利率下降那么多,很多人一聽到高息就容易輕信?,F在他們哪還喊大媽大爺啊,跟你特別親熱,恨不得叫你爸爸媽媽。加之現在老年人手里都有點閑錢,兒女工作忙也顧不上你,所以很容易就被這種蠅頭小利給迷惑,自己一開始還覺得挺好,但實際交了錢后公司黃了、資金鏈斷了,等你找他要錢的時候就晚了,錢也回不來了。”馬麗說道。

    實際上,目前類似馬麗的案例并不少見。對此,盤和林指出,老年人圖便宜,對這種所謂的金融預付卡也缺乏必要的辨別能力,不法分子就是利用了老年人的這一點。但要注意的是,正所謂天上不會掉餡餅,如果其承諾完全不符合基本邏輯,那么基本上可以判定是詐騙。

    除了提醒老年人注意識別、小心防詐外,盤和林還認為,后續也應該進一步加強對旅游預付卡的治理整頓。例如,一是可通過銷售臺的信用綁定,由銷售臺來連帶擔保,另外資金上,可通過金融機構和支付機構來管理預付資金,防止卷款“跑路”。

    “單用途預付卡實際上都可以參照目前北京市金管局的相關管理規定進行管理,或者引入數字人民智能合約等技術,通過技術和監督手段來進行有效治理。”博通咨詢金融業資深分析師王蓬博進一步說道。

    蘇筱芮同樣認為,“旅游卡”的治理整頓需要多管齊下:一方面,地方管理部門應當強化日常經營巡查,由商務部門、市場監督等多個管理部門共同加強管理,另一方面,可設立專門的投訴舉報渠道,接受線索并及時核實與排查,此外,還要加強消費者的宣傳教育工作,提升其防范意識。而對于消費者來說,切莫輕信市場上“免費”“返本”等話術,捂好自己的錢袋子,對無法出具正規資質的投資公司及其發行的項目保持遠離。(記者 劉四紅)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旅游預付卡 免費旅游 高額返利 龐氏騙局

    熱門資訊

    最新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