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記者從山東省應急管理廳了解到,今年上半年,全省發生各類生產安全事故起數、死亡人數同比分別下降35.9%和34.1%。自然災害直接經濟損失與國民生產總值比例同比下降46%,無人員因災死亡失蹤,安全生產和自然災害防治形勢總體穩定向好。
今年上半年,山東通過深入開展安全生產大檢查,要求各級黨委、政府、部門和企業開展自查自糾,加強診斷檢查、執法檢查、駐點監督和巡查督查等,全省累計發現隱患100.1萬項,已整改90.7萬項,立案調查企業2.4萬家,責令停業整頓1875家,罰款2.3億元。
著眼建立統籌應對各災種、有效覆蓋防災減災救災各環節的自然災害防治體系,今年山東加快實施自然災害綜合風險普查工程,已全面完成5大方面25大類78小類致災因素、承災體、歷史災害、重點隱患、綜合減災資源能力調查,調查各類數據15億余條。防汛防臺風方面持續開展隱患排查整治,共派出檢查組1萬個、4.18萬人次,排查隱患8921項。
進入汛期以來,山東科學組織應對三輪大范圍強降雨過程,全省大中型水庫、重要湖泊、骨干河道無一發生重大險情,無一人因洪澇災害傷亡。
新型森林防滅火體系作用初現,衛星林火監測平臺24小時每10分鐘一次對全省域實行滾動監測,高火險時段組織7000多名黨政領導干部、3.3萬名護林人員和2.1萬名巡護人員不間斷值守,在重點林區降水偏少五到六成、5級以上森林火險天氣82天的不利條件下,森林火災起數與近11年森林火災起數平均值相比下降64%,實現高火險之年重點林區無火災、無人員傷亡。
據介紹,今年省應急指揮中心新接入視頻監控系統18個,共接入涉災涉險信息系統39個、153萬路,已實現重點行業領域信息系統和視頻監控應接盡接,初步實現一圖匯聚分析、一圖決策指揮,有力打通突發事件指揮調度“最后一公里”。
目前,省、市、縣三級應急物資保障體系已儲備防汛物料、救生器材等物資12億元,省級投入2.68億元配備大型搶險機械等裝備,24小時內可保障5萬人應急飲食需要,48小時內可保障10萬人應急飲食需要,應急物資保障能力大幅提升。
此外,按照“急用先行”原則,山東還在加快首批5.14億元省級應急物資采購進度,配備急需、緊缺、存量少和大型、特殊、高精尖應急物資裝備。(記者 田國壘 通訊員 葛紅普)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