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規模增值稅留抵退稅,是今年實施新的組合式稅費支持政策的 “重頭戲”。自4月政策實施以來,成效如何?面對大規模留抵退稅適用主體范圍廣、退稅資金規模大、退稅安排時間緊等挑戰,我省稅務部門采取了哪些措施,作了哪些安排?記者日前深入部分企業和稅務部門進行了探訪。
政策有序落地 助力企業紓困解難
“增值稅留抵退稅帶來的資金 ‘活水’,讓我們二期項目順利竣工。 ”近日,2.54億元的增值稅留抵退稅款到賬后,阜陽華潤電力有限公司財務總監王廣宇專門向主管稅務機關致電表達謝意。
該公司是當地唯一一家被列入國家能源電力保供名單的企業,近期受疫情管控、原材料價格上漲等因素影響,企業盈利能力大幅下滑,二期項目建設舉步維艱。幸好增值稅留抵退稅款及時到賬,讓企業如期完成了建設任務。
據省稅務局貨物和勞務稅處處長趙偉介紹,今年大規模增值稅留抵退稅政策相較于往年,適用范圍擴大,退稅幅度增加,比如以前留抵退稅只退增量,今年在此基礎上,還退還以前年度結存的留抵稅額。稅務部門組織開展的企業抽樣調查顯示,留抵退稅資金主要被用于擴大生產、技術研發、支付薪酬等方面,改善了企業現金流。
安徽晶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石英晶體元器件及精密封裝材料研發、制造、銷售于一體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為適應新興市場對高科技產品的迫切需求,企業正致力于“超小型、高精度SMD石英晶體諧振器”的研發,但不斷上漲的原材料和物流成本,讓企業現金流陷入緊張。
“我們正準備以研發費用‘節流’渡過難關時,銅陵市稅務部門送來了‘開源’大禮包!”企業財務負責人朱偉介紹,4月以來,企業累計收到留抵退稅款219萬元,全部投入到了研發之中。新產品一旦正式投產,將進一步緩解國內石英晶振及封裝材料產品質量不高的窘境。
據介紹,今年全省符合留抵退稅新政條件的企業約有10.3萬戶,其中小微企業占比九成以上,這部分企業退稅金額小、行業覆蓋廣、退付工作量大、風險較高。省稅務局一手抓退稅進度,一手抓風險防控。克服疫情影響,主動作為,迅速行動,確保愿享盡享、應退盡退,將留抵退稅政策紅利精準送到合法經營、符合條件的市場主體手中,更好助力穩住宏觀經濟大盤。
留抵退稅的“真金白銀”進一步穩定了全省市場主體預期、提振了市場發展信心。數據顯示,截至6月9日,全省共辦理增值稅留抵退稅477.6億元。據省統計局抽樣調查,我省83%的企業表示退稅對緩解資金壓力有作用,且不同規模和行業企業的感受度較為均衡。
完善信息支撐 建立協調退稅機制
“打開電子稅務局的退稅申請表,數據自動填寫,我只用核對確認即可,全程網上辦,操作簡單方便。 ”6月5日,黃山市祁門祁潤茶業有限公司會計胡芳在網上申請了增值稅留抵退稅,便捷的操作給她留下深刻印象。
為確保留抵退稅辦理便捷,省稅務局升級完善信息支撐系統,進一步優化退稅流程,推行電子稅務局“退稅提醒、智能填報”便捷辦稅,最大限度為市場主體減環節、減時間、減成本,加速政策禮包“落袋”。
“應知盡知”是“應享盡享”的前提,落實留抵退稅政策的第一個環節就是宣傳推送、培訓輔導,讓納稅人懂政策、會操作。全省各地稅務部門將留抵退稅新政作為今年稅收宣傳月活動的“第一熱點”、納稅人培訓輔導的首要課題,制發系列宣傳培訓產品,用生動鮮活、通俗易懂的方式,幫助納稅人“聽得懂、看得明、記得牢”。
“沒想到足不出戶就順利拿到了35萬元退稅款! ”安徽長安專用汽車制造有限公司財務負責人高云翔表示,政府部門積極解決企業退稅中的問題,將“真金白銀”送到企業手中,這給企業復工復產打了一劑“強心針”。
退稅資金快速到賬得益于 “財稅銀”留抵退稅協調機制。在該機制的保障下,稅務、財政、人民銀行三方可以進行及時有效的退稅信息共享,實現快速發現和解決退稅中存在的各類問題,確保退稅辦理通暢、問題解決流暢、資金到賬順暢。
“12366納稅服務熱線”承擔著納稅咨詢服務、辦稅指南服務、涉稅舉報服務等重要功能。 4月以來,咨詢留抵退稅政策的話務量激增,在省稅務局指導下,全省各地12366呼叫中心對納稅人關心關注的留抵退稅熱點、難點問題進行收集分析,及時反饋稅源管理部門,方便開展針對性宣傳輔導。此外,省稅務局全面推進“熱線接聽首問負責、辦稅資源全網聯動、涉稅難題實時轉辦、承辦責任網格到人”的12366服務體系建設,打造“問辦一體”的訴求快捷響應通道。數據顯示,今年前5個月,全省12366納稅服務熱線共受理納稅人留抵退稅訴求9016件。
嚴防狠打騙稅 營造公平市場環境
國務院常務會議強調,對偷稅、騙稅、騙補等行為堅決打擊、嚴懲不貸。在規范、高效落實留抵退稅政策的同時,嚴密防范退稅風險、嚴厲打擊騙稅行為,是維護國家稅收安全、營造公平法治稅收環境的應有之舉。
日前,蕪湖市稅務部門經過大數據篩查,發現某電影放映企業免稅項目、簡易計稅項目占比超過90%,但進項稅額轉出比例較低。經排查,該企業果然存在大量“應轉出而未轉”的進項稅額。在稅務部門輔導下,企業進行了正確的轉出操作,規避了虛假申報留抵退稅的風險。
對留抵退稅風險的敏銳洞察,得益于風險防控指標體系建設。 “風險防控指標就像篩子一樣,幫助審核人員‘篩’出風險,確保留抵退稅退得穩、退得準。 ”蕪湖市稅務局留抵退稅工作組負責人表示。
據悉,我省稅務部門將風險防控貫穿留抵退稅全過程,設計了預審、審核、抽查、稽查“四道關口”。比如,建立風險防控指標體系,實時掃描“應享未享、違規享受”風險疑點,及時阻斷退稅風險;率先研發退稅審核輔助系統、增值稅一戶式管理“智控塔臺”,實現人工審核向人機交互轉變。在此基礎上,對內堅持“嚴查”,嚴肅查處稅務人員在落實留抵退稅等政策中的不作為、慢作為、亂作為等失職失責行為,特別是內外勾結、通同作弊等違法違紀行為;對外堅持“狠打”,嚴打騙取留抵退稅行為,打早打小、打準打狠、曝光震懾,為留抵退稅政策落實落地保駕護航。
2021年10月,國家稅務總局、公安部、最高人民檢察院、海關總署、中國人民銀行、國家外匯管理局建立了常態化打擊虛開騙稅違法犯罪工作機制,致力于打擊“假企業”“假出口”“假申報”等涉稅違法犯罪行為。今年4月份以來,六部門把打擊騙取留抵退稅作為當前常態化打擊工作的重中之重。安徽省稅務局充分運用六部門聯合打擊機制這一 “利器”,不斷增強嚴厲打擊騙取留抵退稅工作的協同性,特別是對團伙式騙取留抵退稅、惡意造假、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騙取留抵退稅的違法犯罪行為,重拳出擊,嚴懲不貸。截至6月12日,我省稅務稽查部門已公開曝光騙取留抵退稅案件13起,釋放了“騙稅必嚴打”“違法必嚴懲”的強烈信號。
“高質高效落實大規模增值稅留抵退稅政策,更好激發市場主體活力。 ”省稅務局黨委書記、局長張德志表示,全省稅務部門將進一步加強對留抵退稅階段任務的研判分析,持續優化辦稅服務,加大公開曝光和聯合懲戒力度,堅決不讓退稅“紅包”落到不法分子“腰包”,真正發揮助企紓困解難的關鍵作用。(湯超)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