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外匯管理局江蘇省分局近日發布“外匯助企紓困20條”,江蘇銀保監局發文優化小微企業融資期限管理……多項金融紓困政策持續推進,既注重針對性,精準“滴灌”外資和小微企業,又強調聯動形成紓困合力,為企業帶來實實在在獲得感,為確保經濟平穩發展、穩住宏觀經濟大盤發揮重要作用。
試點“擴容”,
讓企業“省心辦”
【現場】 “以前,我們辦理收付匯,需要向銀行逐筆提供匯款申請書、合同、發票、報關單等種類繁多的證明材料,而現在只要提交付匯指令即可,辦理時間大大縮短,真的太方便了!”南京泉峰科技有限公司財務負責人韋震宇說,這正是得益于他們被納入了江蘇優質企業貿易外匯收支便利化試點范圍。
韋震宇介紹,公司生產的電動工具遠銷全球,年收付匯近千筆。受益于試點政策,疫情期間,他們無需往返銀行就能辦理業務,享受了不少便利。
【政策】 面對復雜多變的國際經濟形勢,如何助力外貿企業資金結算“省心辦”“快速辦”?此次國家外匯管理局江蘇省分局發布“外匯助企紓困20條”,其中一點就是“擴大優質企業貿易外匯收支便利化試點范圍”,以中小企業為重點,動態擴大便利化政策覆蓋面。
政策提出,積極擴建優質企業后備庫,讓便利化政策惠及更多外貿企業,重點支持“專精特新”等優質中小外貿企業。加大試點在縣域的推進力度,持續擴大政策的區域覆蓋面。力爭2022年底全省試點銀行達30家、試點企業達1000家,試點業務突破1000億美元。
外匯局江蘇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此次政策的一大特點就是更加突出針對性,將普惠政策與特惠政策有機結合,著力推動跨境貿易投融資便利化試點增量擴面,讓政策紅利惠及更多市場主體,特別是“專精特新”等優質中小外貿企業。
數據顯示,今年前5個月,全省19家試點銀行累計為701家優質試點企業辦理便利化收支業務553.6億美元,試點企業家數、試點銀行家數和試點業務規模同比分別增長245%、46%和164%。
突出“可及性”,
匯率避險解匯兌難題
【現場】 “第一次嘗試外匯套期保值業務,用的還是網銀,提前保證了出口收益,方便又安心!”南通遠吉織染有限公司財務負責人姜丹說,沒想到一直困擾他們的事情就這樣解決了。
遠吉織染是一家小微型紡織染整企業,生產的染色布料主要出口日韓、東南亞等地,收匯多以美元結算,2021年企業年出口量約1500萬美元。但結匯問題一直困擾著企業。此前他們常常憑感覺確定結匯時點,但受匯率波動影響曾遭受不少損失。
一次偶然的機會,在招商銀行南通分行的介紹下,企業了解到該行推出的外匯套期保值業務,并“一見傾心”。今年4月11日,姜丹通過線上操作完成首筆遠期鎖匯,簽約金額100萬美元,期限31天,鎖定后續結匯匯率。5月12日,首筆業務到期,姜丹再次在線上熟練完成了交割操作,在匯率大幅波動的周期內避免風險,獲得了既定收益。
【政策】 近兩年來,江蘇省中小微外貿企業受疫情、原材料成本上漲等多重因素影響,生產經營壓力陡增,而人民幣匯率的波動風險進一步加大了企業財務的不確定性。
“外匯助企紓困20條”明確要求,加大中小微企業匯率避險扶持,強化政匯銀聯動,持續推進“中小微外貿企業匯率避險扶持專項行動”,引導各類資源向中小微企業傾斜,鼓勵銀行對中小微企業減費讓利,增強外匯套期保值的普惠性。力爭2022年,全省參與套期保值避險的中小微企業不低于8000家。
外匯局江蘇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政策進一步突出“可及性”,精準錨定微觀市場主體的迫切需求,通過搭機制、強供給、優服務,引導企業樹立風險中性理念,持續擴大外匯衍生品交易的市場供給,提升企業應對匯率波動風險能力。
同時,政策通過拓寬便利化政策普惠面,積極支持跨境電商、海外倉、市場采購和離岸貿易等外貿新業態新模式發展,營造良好的涉外經濟發展環境。
優化融資期限,
靈活應對降成本
【現場】 “幸好有政府的擔保,我順利拿到貸款!” 南京市江北新區一門窗店老板王先生告訴記者,他一直是小本經營,今年訂單少了,企業經營資金存在不小的缺口,但又苦于沒有合適的抵押物進行貸款。
紫金農商銀行了解到王先生的情況后,第一時間向他推薦“微企易貸”產品,該產品引入政府性融資擔保風險共擔機制,具有免抵質押、受眾面廣、快速高效等特點。
5月27日,在江蘇信保南京信用融資擔保有限公司的擔保下,企業順利拿到了30萬元貸款。從材料上報到貸款發放,只用了1天時間。據介紹,這是紫金農商銀行成功發放的首筆“微企易貸”。
紫金農商銀行行長史文雄說:“我們運用‘微企易貸’‘企業復工貸’‘續貸線上化’等工具,持續為中小微企業紓困解難,將政策的紅利實實在在地傳導到實體企業,為經濟發展貢獻力量。”
【政策】 近日,江蘇銀保監局下發《關于優化小微企業融資期限管理的通知》,引導轄內銀行機構科學匹配小微企業合理融資需求,優化金融供給結構,提高金融供給質效,降低小微企業資金周轉成本。
《通知》要求,銀行機構服務對象更加豐富,進一步優化對小型微型企業的融資期限管理,同時注重加強對其他市場主體的差異化融資支持,將個體工商戶以及無工商執照但取得市場攤位證等有效經營活動證明的個體經營者納入支持范圍,不斷擴大服務覆蓋面。
《通知》還提到積極推廣“隨借隨還”模式,要求各銀行機構探索推廣小微企業循環授信額度服務方式,支持小微企業根據資金需求狀況隨借隨還,按貸款實際使用天數支付利息,不得在貸款合同中約定提前還款或延遲用款違約金,便于小微企業靈活應對回款波動,有效壓降貸款成本。(記者 崔昊)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