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外貿新業態、新模式的發展已成為安徽省外貿進出口回穩的“加速器”和新動能。外貿穩定增長離不開金融護航,近期,中國人民銀行、國家外匯管理局印發《關于做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金融服務的通知》,從支持受困主體紓困、暢通國民經濟循環、促進外貿出口發展三個方面,提出加強金融服務、加大支持實體經濟力度的23條政策舉措。安徽金融系統結合實際,多措并舉助企紓困,支持“穩外貿”“穩外資”基本盤,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發展。
推動優質企業貿易收支便利化
“貿易收支便利化政策極大提高了我們企業的貨款收匯效率。政策實施之前,每筆貨款都需要提供相關的合同、發票、報關單等紙質材料,現在僅需通過網銀向銀行提交付款指令,1-2個小時便可辦結,真真正正地實現了‘秒申請、小時辦’。”安徽安利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業生產經營生態功能性聚氨酯合成革和聚氨酯復合材料的專業公司,按照貿易外匯收支便利化新政,現在足不出戶即可實時辦理涉外收支業務。
跨境金融是中國銀行的特色業務和“看家本領”。在省外匯管理局的指導和支持下,中國銀行安徽省分行啟動并率先落地該項業務,對于符合要求的優質企業,僅憑匯款指令即可辦理匯款業務。截止2022年4月末,中行已合計為8家客戶辦理優質企業貿易外匯收支便利化業務545筆,合計金額1.32億美元。
我省推動貿易外匯收支便利化政策快速落地,試點企業僅憑支付指令即可完成付匯。目前試點區域由合肥拓寬至蕪湖、蚌埠和滁州,試點企業已經從最初的2家增加到12家,主要集中在芯片加工、顯示面板、汽車零部件等我省重點扶持的產業上。
提升跨境業務數字化水平
“以前外匯賬戶資金結匯,需要隨時查看匯率并通知銀行,但銀行接到通知時可能匯率已經發生變動,一筆結匯業務往往需要溝通多次才能夠辦理。”我省一家從事進出口業務的綜合型外貿公司的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中行在線結匯服務開通后,企業僅需通過網銀在線申請并確定結匯匯率,達到約定價格系統自動結匯,無需整日實時盯盤,極大降低了時間成本和溝通成本。
“目前我行企業客戶經常項目下的非待核查賬戶可通過網銀實現全流程在線結匯,全轄辦理在線結匯業務金額占結匯總金額的60%,筆數占70%。”中行安徽省分行大力推廣電子單證業務,開通企業在線掛單結匯、網銀匯款、CES國際結算在線開證等多項線上功能,實現無接觸辦理跨境收支業務,保證了業務處理時效。
如今,我省將企業辦理貨物貿易外匯收支的電子單證審核適用條件由A類企業放寬至所有外匯分類等級企業,取消需取得營業執照滿兩年的要求。同時鼓勵銀行充分利用國際貿易“單一窗口”擴展電子單證審核功能,目前全省共448個銀行分支機構對貨物貿易外匯收支實施電子單證審核,惠及1408家企業。
推進跨境金融服務平臺場景應用
跨境金融服務平臺是國家外匯管理局在探索金融科技創新中,基于區域鏈技術搭建的一個應用平臺,通過該平臺建立銀行與企業之間的信用信息交換機制、銀行與銀行之間融資信息交換機制,以及銀行與監管部門之間核驗信息交換機制,從而促進資金收付、物權憑證、融資申請、放款等在內的多種信息共享和融資業務流程優化再造。平臺不僅為企業融資增信,助力企業融資和跨境業務便利化,也為銀行和監管機構提供融資真實性審查渠道,便利銀行快速準確辦理企業融資項目審核和信貸授信查證。
跨境金融服務平臺在安徽正式上線運行以來,外匯局安徽省分局認真組織規劃和推進落實試點工作,目前已申請開通出口應收賬款融資、企業跨境信用信息授權查證、服務貿易稅務備案信息核驗和資本項目收入支付便利化真實性審核4個應用場景。
其中,出口應收賬款融資業務場景大大提升了跨境貿易融資業務辦理效率,原來所需的上門現場核驗、核驗報關單和發票的時間從幾天縮短為幾分鐘。目前,全省共有16家銀行的113個分支機構加入并落地該場景業務,共為198家企業跨境貿易融資核驗關單15991張,放款金額近17億美元,其中服務中小企業占比約70%。資本項目收入支付便利化真實性審核場景改變了以往通過稅務網站逐筆人工查驗發票的繁瑣操作,改為鏈上自動查驗,有效提高了審核效率,現已為企業查驗單證1045萬美元,既確保了業務合規,又提升了便利化水平。(記者 徐慧媛)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