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銅陵金隆銅業有限公司通過“中國國際貿易單一窗口”辦理了一批約2萬噸保稅進口料件銅精礦內銷征稅手續。根據海關總署關于暫免征收加工貿易內銷貨物增值稅緩稅利息的便利舉措,該批銅精礦可免繳緩稅利息約6萬元。
“今年前兩個月,我們集團已經內銷了10萬余噸銅精礦,貨值約16億元。因為海關的政策紅利,我們預計全年可以免于繳納緩稅利息近400萬元。 ”銅陵有色金屬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關務主管葉青說,“該筆費用,我們可以投入到車間的工藝改造、設備升級中,使得企業可以更好地開拓國內國際市場。 ”
今年以來,合肥海關積極發揮企業協調員作用,通過“一對一”幫助企業提升貨物到港卸貨、檢驗查驗等環節效率,簡化加貿手冊設立、變更審核作業流程,指導企業用好“一保多用”“暫免征收內銷稅款緩稅利息”等改革舉措,不斷提升企業生產急需的原材料通關效率,為企業節約時間和制度性成本,助力銅冶煉加工企業更好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據統計,2022年前兩個月,合肥海關監管銅精礦加工貿易進出口28億元,同比增長20%,為企業減免內銷貨物緩稅利息約100萬元。
為應對疫情造成的外貿供給端和需求端雙向沖擊,我省千方百計穩住全省外貿基本盤,突出以進保穩,穩存量、促增量、優結構并舉,外貿在變局中表現出極強韌性,呈現企穩向好的發展態勢。2022年前兩個月,我省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1128億元人民幣,比去年同期增長22.3%,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績單”,實現“開門紅”。
“2022年,我們將聚力三產‘鍛長補短’行動計劃,全力打好‘外貿提升’攻堅戰。 ”省商務廳負責同志表示,今年我省將具體實施貿易產業融合、外貿主體引育、國際市場開拓、貿易新動能培育、平臺通道提升等五個專項行動。我省將舉辦產貿對接活動,爭創和培育一批國家和省級外貿轉型升級基地,穩定并擴大電子信息、汽車、家電、光伏出口規模。開展“皖美制造·暢行全球”活動,新培育認定“安徽出口品牌”100個,擴大向“一帶一路”沿線、RCEP國家和地區進出口規模。
提升發展動能,激活新業態
日前,蚌埠俊戰商貿有限公司申報一票市場采購通關一體化省內組貨模式報關單,該單在合肥組貨,在寧波出境,出口至厄瓜多爾,貨物主要是鋼管鐵絲。
“現在采用這種新模式,貨也不用拉到蚌埠了,在當地就能組貨,那方便了不是一點半點,大大節約了我們的通關時效和物流成本,我們企業甭提多高興了。 ”蚌埠俊戰商貿有限公司負責人董浩表示。
這是合肥海關瞄準企業痛難點問題精準發力的一個縮影。自去年實現市場采購貿易通關一體化省內組貨模式以來,合肥海關制定通關一體化商務和海關聯合監管方案,推進市場采購聯網信息平臺升級優化,采用“互聯網+”模式,落實地方政府事前監管責任和出口企業主體責任;借助“皖美制造·暢行全球”系列展會活動,引導商戶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采購商積極合作;聯合地方相關部門對企業提供“組團式”培訓服務,對特殊需求企業提供“定制式”政策輔導。安徽蚌埠中恒商貿城市場采購貿易小商品在14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暢銷,占出口額的85%。截至3月8日,共申報市場采購貿易報關單89票,貨值7560萬元。
“下一步,合肥海關將繼續推動通關一體化和轉關模式融合發展,推進‘市場采購+中歐班列’,為企業提供更多物流模式和路徑選擇。 ”合肥海關口岸監管處處長王偉表示。
跨境電商、市場采購貿易方式等新業態新模式,激發外貿發展新動能,打造經濟發展“新引擎”。
近日,省政府辦公廳印發《安徽省加快發展外貿新業態新模式實施方案》,推動我省外貿新業態新模式高質量發展,壯大外貿發展有生力量。明確提出,到2025年,全省跨境電商生態體系基本形成,跨境電商年交易額500億元以上,培育20家以上省級跨境電商產業園和30家年交易額過億元跨境電商企業;市場采購貿易規模達100億元;引進和培育省級外貿綜合服務企業15家,服務中小微外貿企業超過5000家;培育使用和建設海外倉超過500個,基本形成覆蓋貿易重點市場、服務更加完善的海外倉網絡;保稅維修實現超1.5億美元,離岸貿易管理更加規范、服務更加便捷。
據省商務廳負責同志介紹,今年我省將引入跨境電商頭部企業平臺,做大跨境電商綜試區規模,建設使用海外倉300個,力爭跨境電商交易額增長30%以上。支持合肥爭創國家數字貿易示范區。
精準幫扶到位,打造增長極
2022年1月,合肥空港保稅物流中心(B型)進出口貨值0.9億元、同比增長91.3%,其中進口貨值0.77億元、同比增長112.2%,出口貨值0.13億元、同比增長21.6%。
“我們公司進入合肥空港保稅物流中心設庫以來,海關為我們制定專項服務方案,保障我司生產設備有序出區直接送入車間安裝調試,為我們搶進度、保投產贏得了寶貴時間。”合肥沛頓存儲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王春生表示。作為2020年世界制造業大會簽約項目,沛頓存儲于2021年12月18日順利建成投產,為合肥集成電路產業鏈再添重要一環。
據了解,合肥空港保稅物流中心(B型)重點開展國際集成電路保稅備件服務,集成電路產業制造設備精密,進出口貨物批量大、品類多、時效要求高。合肥新橋機場海關立足自身職能,積極對接園區內企業發展需求,采取簡化業務審批層級、視頻監管、匯總征稅、分期納稅、分送集報、金二卡口快速驗放等多項海關便利化措施,滿足區內業務需求,在保稅貨物“即進即出”和保稅倉儲業務基礎上,“管得住”“通得快”,充分釋放保稅物流政策便利,助力企業穩產增量提速。
據合肥海關統計數據顯示,2021年合肥空港保稅物流中心(B型)進出口貨值總計8.64億元、同比增長64.2%;自2018年區域封關運行,其主要業務指標連續三年增長超50%。
近期,合肥海關開展以“訪百企、解難題”為主題的“合暢2022”專項活動,堅持講政策、送信息、聽意見,深入企業調研走訪,為轄區企業提供“一對一”服務,確保對企業精準幫扶到位。
“全力以赴穩外貿,著力打造外貿高質量發展新增長極。 ”省商務廳相關負責同志表示,今年我省將開展綜保區發展績效評估,加快引進外向型大項目,力爭海關特殊監管區域進出口增長30%左右。加快合肥進口貿易促進創新示范區建設,擴大優質消費品直接進口。推進安慶港長風港區和皖河農場港區驗收,推動蕪湖、銅陵、池州水運口岸和蕪宣、阜陽機場口岸開放。擴大合肥中歐國際貨運班列運行密度和輻射面。提升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功能,實現長三角通關物流信息互聯互通與數據共享。圍繞建設“國內國際雙循環戰略鏈接的關鍵樞紐”,我省將堅持實施更大范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對外開放,充分利用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推動國內外市場更好聯通、相互促進,加快打造改革開放新高地。(記者 鄭莉)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