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營經濟興,則經濟全局興;民營經濟活,則經濟全局活。
召開民營經濟“萬人大會”,出臺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25條”,梯度培育優質企業,精準服務紓困解難……2021年,我省以強有力的舉措支持民營經濟發展壯大,民營經濟回暖向上的勢頭不斷增強,展現出強大活力與韌性。今年1月至10月,全省民間投資同比增長10.2%,占全省投資的61.5%;規模以上民營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1.4%,占全省規上工業的58.2%;民營經濟實現稅收2925.3億元、同比增長14.7%,占全省稅收的68.2%。
發展再掀熱潮 規模實力提升
百強企業榜單向來是觀察經濟走勢的“風向標”。12月初發布的“2021安徽百強企業”榜單,出現令人矚目的變化:民營企業聯寶(合肥)電子科技有限公司以1280.21億元銷售收入躍居榜單第三位,一舉打破前三甲長期由國企占據的局面。
名次實現歷史性突破的同時,此次入圍皖企百強的民營企業數量達53家,已是第二次超過國企,意味著國企、民企相得益彰的格局日益鞏固。
“喬木”參天的背后,是“灌木”茁壯、“苗木”蔥郁。截至11月底,全省共有民營企業176.4萬戶、較去年同期增長14.9%。今年以來,全省培育省級專精特新企業2818戶;爭創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149戶、居全國第8位,重點支持“小巨人”企業91戶、居全國第6位。
從數量到規模實力的增長,是安徽民營經濟發展再掀熱潮的鮮明印證。回望8個多月前,全省優秀民營企業家和優秀民營企業表彰暨推進“十四五”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萬人大會隆重召開,釋放出堅定不移發展壯大民營經濟的強烈信號。省委、省政府出臺 《關于進一步激發民營企業創業熱情成就企業家創意創新創造推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從激發創意熱情匯聚源頭活水、集聚要素資源提供優質服務、加大扶持力度支持企業成長等6方面提出25條舉措,拿出了讓民營企業家可感知的“干貨”。
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25條”出臺后,省級強化跟蹤督查與通報,16個市、28家省有關單位出臺實施細則?;幢笔性诜龀终摺㈨椖抠Y金、改進服務、優化環境、考核評比等方面制定30項最小顆粒化落實舉措,政策資金“即報即審即兌”。銅陵市建設線上企業服務中心,“一門收集”“閉環管理”“全程響應”,持續落實企業突出貢獻人才相關服務政策。省經信廳會同有關部門制定徽商服務卡管理辦法,對省授予稱號和表揚的優秀民營企業法定代表人、優秀民營企業家發放服務卡,提供醫療就診和申請職稱評審綠色通道、未成年子女入學等多項優待服務。
與民營企業想在一起、干在一起。有溫度、有力度的政策舉措,讓民營企業家備受尊重、民營企業倍感信心,推動著民營經濟發展實現新突破。
結構調整優化 積蓄強勁動能
沒有民營經濟的高質量發展,就沒有安徽經濟的高質量發展;沒有民營經濟開好局,就沒有安徽經濟開新局。 “十四五”開局之年,安徽民營經濟的發展,不僅體現為規模實力的壯大,更體現為結構調整優化、創新能力提升和發展活力的增強。
2021年,我省已連續第六年舉辦“創客中國”省中小企業創新創業大賽。與往年不同的是,今年新增安徽歐美同學會作為大賽組委會成員,開展留學回國人員專項賽,專項賽共有7個項目獲獎,占全省獲獎總數的10.3%。強化“雙創”載體建設,堅持“一基地一業一品”,培育小微企業創新創業示范基地;建立創意夢想互相碰撞、資源要素互動耦合創意平臺,推動市縣政府每季度、省級開發區每月舉辦創意會……聚焦民營企業提供舞臺、搭建平臺,讓創意創新的種子生根發芽,讓創新創業的夢想盡情綻放。
抓大、育小、培優,按照“雙創→高成長小微→專精特新→冠軍企業→小巨人企業”成長路徑,我省構建覆蓋中小企業成長全生命周期的培育體系。截至目前,省級專精特新企業占全省規模以上中小工業企業數量的1/6,貢獻了近1/4的營業收入和利潤。對省認定的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冠軍企業和國家認定的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按不同標準分別予以獎補。梯度培育強筋壯骨,民營企業前行的雁陣不斷壯大。
在引領未來發展的新興產業領域,民營企業展現出更加強大的競爭力。以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為例,以聯寶電子、惠科光電、立訊精密、華米等為代表的民企,已經具有較強競爭優勢,成為我省產業中堅力量。在新能源汽車和智能網聯汽車、新能源和節能環保、人工智能等領域,一批骨干民企的行業話語權、標準制定權和品牌影響力越來越強,發展前景廣闊。
積極推動技術創新、生產組織創新、市場創新,不斷提高生存力、競爭力、發展力、持續力。在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中,民營經濟正積蓄起愈發強勁的發展新動能。
精準紓困解難 激發內生動力
百年變局與世紀疫情交織,外部環境復雜多變,給經濟運行帶來更多不確定性因素,也使民營經濟發展面臨更多風險挑戰。聚焦民營企業痛點難點,我省從優化融資服務、減稅降費、加強合法權益保護等方面采取有力舉措,精準紓困解難。
針對融資難融資貴問題,我省深化政銀合作,開展“十行千億萬企”融資專項行動,創新形成“專精特新貸”“技術改造貸”等特色金融產品。截至11月末,10家合作銀行累計新發放貸款5400億元,服務企業23萬戶,其中,省級專精特新企業貸款余額932.93億元,較年初新增127.95億元,年化平均貸款利率3.9%,較年初下降0.65個百分點。實施省專精特新企業信用擔保貸款擔保費補貼3574萬元,帶動服務730余戶專精特新企業純信用擔保貸款36億元。
拓寬資本對接渠道,為優質民營企業發展引入“源頭活水”。截至11月末,省中小企業 (專精特新)發展基金累計完成募資111.17億元、投資66.69億元,投資項目204個。今年完成母基金直投項目12個,投資金額3.9億元。
為自己人辦事,就是辦自己的事。我省推行“企業吹哨、部門報到”機制,建立省市縣領導干部聯系重點民營企業制度,每位省領導點對點聯系2戶民營企業,帶動市、縣兩級領導干部結對聯系2.5萬戶民營企業。加強企業家隊伍建設,打造新徽商培訓工程、“新時代·新制造·新徽商”大講堂等企業培訓品牌,舉辦新生代接班、高管能力提升、創業新人賦能專題培訓班。開展清理拖欠民營企業中小企業賬款工作,累計為2.8萬余戶民營企業清理欠款144億元。
時代大潮奔涌,機遇挑戰并存。踏上新征程的民營經濟,全力抓住機遇、克難奮進,創新源泉涌動,內生動力迸發,必將為安徽經濟實力實現新躍升發揮更大作用。(記者 汪國梁)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