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日,北京證券交易所(以下簡稱“北交所”)宣布設立,引爆資本市場。據悉,北交所將打造成服務創新型中小企業的主陣地,總體平移新三板精選層各項基礎制度,堅持北交所上市公司由創新層公司產生,并將同步試點證券發行注冊制,與滬深兩市形成“錯位競爭”發展的格局。
新三板精選層、創新層掛牌公司直接受益,相關掛牌公司股價大幅上漲。創新層海南掛牌企業傳味股份也罕見地發布了股票交易異常波動公告,公司股票在9月6日至9月7日收盤價漲幅累計達到163.33%。
截至目前,在新三板掛牌的海南企業有28家,其中,創新層10家,新道科技正在申請掛牌精選層,已獲全國股轉公司受理。
對于北交所的設立,業內人士普遍認為,其主要目的是支持和服務優質中小企業發展,尤其是“專精特新”企業。而海南有8家企業入選了工信部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名單。這些企業都是海南的上市“潛力股”。
《證券導報》記者采訪發現,對于在北交所上市,多數海南企業仍在觀望中。有企業表示,現在重要的還是做好企業自身工作,扎實推進各項業務。
打鐵還需自身硬。我國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日益健全完善,對于上市后備力量來說,無論選擇哪條資本市場路徑,做好主營業務、專注自我提升仍是“王道”。
海南有10家創新層企業
證監會公眾公司部主任周貴華在9月3日舉行的證監會例行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新三板市場已形成了三個市場層次,北交所設立后,精選層掛牌公司全部轉為北交所上市公司。而北交所上市公司則由創新層公司產生。因此,創新層公司備受市場關注,迎來新利好。
目前,在創新層掛牌的海南企業有10家,分別是:中視文化、瓊中農信、天地人、新道科技、天鴻設計、延安醫藥、宜凈環保、濤生醫藥、傳味股份、榮程新材。
其中,新道科技申請股票公開發行并在精選層掛牌事項已受理,該公司于9月13日收到全國股轉公司出具的審查問詢函,公司及相關中介機構正在組織回復,公司股票繼續停牌中。
新道科技2015年10月掛牌新三板,公司主要服務于我國職業教育和高等教育,且不涉及學前教育至高中教育(K12)。若該公司成功掛牌精選層,或將成為海南第一家在北交所上市的企業。
或是受北交所設立的利好刺激,創新層企業傳味股份股票在9月6日至9月7日,收盤價漲幅累計達到了163.33%。為此,該公司罕見地發布了股票交易異常波動公告。
傳味股份是海南一家以文昌雞為核心,業務涵蓋種禽繁育、種苗孵化、活禽飼養及銷售、冰鮮及熟制品加工銷售的一體化產業鏈企業。該公司曾于2020年6月申請掛牌精選層,后因“公司基于目前現狀和未來戰略及發展的考慮,并對資本市場路徑重新研判規劃”,終止了該事項。該公司相關負責人在接受《證券導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公司目前的主要工作還是做好主業。”
而創新層企業天鴻設計則入選了工信部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該公司主要為客戶提供市政公用工程設計服務、咨詢服務和總承包服務。該公司董秘劉麗丹表示,北交所設立對新三板企業來說是一大利好,公司也有在精選層掛牌的規劃,但目前還沒有啟動相關工作。
新三板企業有了新方向
流動性差,是新三板面臨的最主要問題。對此,新三板市場推出了多項舉措,包括引入做市商制度,設立創新層、精選層,降低投資門檻等,但收效甚微。近年來,從新三板摘牌的企業數量越來越多,掛牌企業從超1.3萬家,下降至目前7261家。優質企業不是已經轉板,就是正在轉板的路上,留下眾多無人問津的基礎層公司。
而北交所的設立,給近6000家基礎層公司開辟了一條駛向資本市場藍海的新航道。
國泰君安海南分公司金融市場部康謙告訴《證券導報》記者,前來咨詢掛牌新三板和北交所上市業務的企業數量,相比之前有所增加。多年專注為海南上市公司、新三板掛牌企業、私募基金提供本地化法律服務的海南昌宇律師事務所律師曠青春,也向《證券導報》記者透露,已有許多存量公司向她咨詢了掛牌精選層的相關業務。她說:“北交所的設立,讓一些糾結于是否摘牌的企業有了新方向。”
海南農業龍頭企業——希源農業一直在謀劃A股上市,北交所設立讓該公司副總經理劉彤很是振奮。他表示,公司的上市目標可能會發生改變,公司作為基礎層企業,采取掛牌精選層從而在北交所上市的路徑,或許更為順暢,“公司與精選層的掛牌條件也相對更接近。”據介紹,該公司的主辦券商已在跟進相關業務。
海控能源是海南最大省屬國企海南省發展控股有限公司旗下清潔能源業務板塊的支柱企業,入選了國務院國資委國企改革“雙百企業”名單。其主要從事清潔能源(電力)生產、經營、投資以及水利、電力工程機電安裝與工程施工業務。該公司董事長吳仕博表示,公司有向更高層級掛牌的計劃,正在關注和研究北交所相關業務規則。
在基礎層中,還有一家海南省屬國企——海墾林產,該公司主要從事橡膠木產品的研發、加工、銷售貿易、電子商務等,是上市公司海南橡膠(601118)的控股子公司,也是國務院國資委“科技示范企業”之一。該公司董秘梁豐源坦言,公司與精選層各項指標要求仍有一定差距,“目前還是著重做好轉型發展工作,扎實推進各項業務。”
上市后備力量蓄勢待發
對于北交所的設立,業內人士普遍認為,其目的之一,便是支持和服務優質中小企業發展,尤其是“專精特新”企業。“專精特新”相關公司股價也在近期迎來“狂歡”。
此前,工信部已發布三批4762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名單,海南有8家企業入選,均為高新技術企業。其中,不難看到上市公司的身影。
金盤科技(688676)是海南第一家科創板上市公司;海南椰島酒業發展有限公司、海南金域醫學檢驗中心有限公司分別為上市公司海南椰島(600238)、金域醫學(603882)的全資子公司。海南椰島和金域醫學相關負責人均表示,暫無對旗下子公司上市的計劃。
從事包裝薄膜研發、生產、銷售的海南賽諾實業有限公司,曾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該公司總經理助理徐佳告訴《證券導報》記者,公司有計劃回A股上市,北交所的設立讓企業多了一個選擇。
為培育本地上市后備力量,海南的區域股權交易市場已有行動。
2021年6月,海南股權交易中心(以下簡稱“海南股交”)聯合海南省工信廳開設“專精特新板”,為本土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發展提供資本服務與智力支持。開板后,為讓企業及時掌握資本市場機遇,做好上市路徑規劃,海南股交已為省內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舉辦了多場線下培訓活動,發揮了區域股權交易市場作為多層次資本市場的基石,服務和培育中小企業的作用。
截至目前,在“專精特新板”掛牌的企業數量為99家。
海南股交執行總經理吳杰表示,下一步,海南股交將進一步貫徹落實省政府《關于提高上市公司質量促進資本市場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精神,充分發揮自身作為地方政府扶持中小微企業政策綜合運用平臺和綜合金融服務平臺作用,一方面,吸引中小微企業進場掛牌融資,帶領企業感受資本市場脈搏,幫助企業樹立規范發展意識;另一方面,重點培育海南上市后備企業尤其是專精特新企業,與新三板、北交所等更高層次資本市場建立互聯互通機制,彰顯區域性股權交易市場苗圃功能。同時,海南股交還將積極參與海南“6+3”類交易場所建設,探索向國際化轉型,服務于自貿港建設背景下的企業高質量發展。
國泰君安海南分公司首席投資顧問陳潔建議,海南應利用政策優勢,引進一批符合戰略定位的專精特新企業,成為專精特新企業的孵化基地,也可以爭取獲得北交所政策便利支持,打通綠色通道。(記者 曾麗園)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