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財經 > 正文

    發展科技研發和高端制造產業 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創中心建設

    《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總體方案》確立了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的戰略定位: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的新平臺、便利澳門居民生活就業的新空間、豐富“一國兩制”實踐的新示范、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新高地。

    發展科技研發和高端制造產業、發展中醫藥等澳門品牌工業、發展文旅會展商貿產業、發展現代金融產業……在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方面創設新平臺,立足粵澳資源稟賦和發展基礎,圍繞澳門產業多元發展主攻方向,將為澳門長遠發展注入新動力。

    科技研發和高端制造產業

    資源匯聚 推動國際科創中心建設

    算力達116億億次/秒,約等于一臺家用電腦的30萬倍,居國內首位;全面建成后算力將達400億億次/秒,向全球規模最大的人工智能超算中心邁進……這樣一個“超級大腦”,就位于橫琴新區環島西路東側。以這里為硬件支撐,于2020年年底獲批的粵澳先進智能計算聯合實驗室建設正加速推進。

    圍繞促進澳門產業多元發展,《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總體方案》提出,發展科技研發和高端制造產業。創新資源是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的核心要素。在業內專家看來,“橫琴方案”的出臺,將加速創新資源匯聚,有力推動合作區打造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的重要支點。

    高端科研平臺帶來創新原動力

    2020年11月,由中國工程院院士鐘南山團隊核心成員完成的“新型冠狀病毒各地疫情科學預測系統(公測版)”正式上線,為我國抗擊疫情提供了有力的科學支撐。

    精準預測需要強大的智能算力的支撐,這套系統背后,正是橫琴超算中心提供的算力支持。

    由橫琴新區管委會與中科院計算所合作建設的橫琴超算中心,是目前國內運算速度最快的超算中心。超算中心運營方、廣東琴智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郭震介紹,中心已為約100家來自全國各地的企業和科研機構提供算力支撐,涉及人工智能、健康醫療、環境科學等領域。如今,依托超算中心,國內唯一一家智能計算領域聯合實驗室——粵澳先進智能計算聯合實驗室正在加快建設。

    “在做好基礎研究和高層次人才培養的同時,實驗室還將面向企業需求進行精準化定制,促進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發展,助力粵澳打造先進智能產業生態圈。”郭震說。

    在澳門大學計算機與信息科學系系主任鞏志國看來,澳門產業要走出多元化的路子,必須要有實質性的變革,真正以現代產業技術為依托。“現在各行各業發展都離不開人工智能技術,我認為實驗室可以成為刺激澳門中小企業轉型的平臺。”他說。

    越來越多的科研平臺正在向橫琴集聚。來自廣東省科技廳的數據顯示,目前橫琴擁有省級新型研發機構3個、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1個,并引入澳門4個國家重點實驗室在橫琴設立分部。這些科研平臺,未來將成為橫琴發展科技研發和高端制造產業的創新原動力。

    廣東省科技廳有關負責人表示,未來,聚焦人工智能、中醫藥、集成電路設計等領域,省科技廳將聯合珠海、橫琴推動中國科學院等國家重點科研院所在合作區設立高水平創新研究院。同時,廣東還將支持以“澳門出資+橫琴提供場地”方式,在合作區建設新型研發機構和國家重點實驗室。

    328家國家高新企業匯聚橫琴

    “我們通過源頭技術創新,使芯片設計更簡單,創新更容易,幫助推動全芯片產業的發展。我們計劃把整個芯片產業資源帶到橫琴,打造一支名副其實的‘琴澳團隊’。”在摘得第二屆中國橫琴科技創業大賽總決賽特等獎桂冠后,芯耀輝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兼聯席首席執行官曾克強興奮地說。獲獎后,這家由澳門研發團隊主導的科技企業獲得1億元研發費資助。

    芯耀輝科技是落戶橫琴的國內高質量集成電路企業之一。近年來,橫琴高標準布局集成電路產業,重點引入芯動微電子、集創北方、英彼森半導體等,產業集群初具規模。

    科技研發和高端制造業是創新發展的重要載體,也是澳門希望發展的領域。“橫琴方案”提出,合作區要大力發展集成電路、電子元器件、新材料、新能源、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生物醫藥產業,讓落戶橫琴的企業家備感振奮。

    “方案提出的這些產業,都是廣東和珠海大力發展并且有基礎、有優勢的產業,可以主動對接。”珠海元盛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胡可說。

    目前,在橫琴區內注冊的科技型企業約7000家,國家高新技術企業328家,珠海市“獨角獸”培育入庫企業16家。數據背后,是廣東和珠海、橫琴多級聯動,加強產業培育,加速在橫琴布局高端制造業。

    在人工智能產業領域,2020年5月,橫琴出臺支持人工智能產業發展暫行辦法,通過給予服務費用補貼,鼓勵區內人工智能企業(機構)積極使用橫琴先進智能計算平臺算力。截至2020年12月底,超算中心已成功引入10余家人工智能相關創新企業落地橫琴。

    在集成電路產業領域,橫琴與國內頂級專業半導體投資機構合作成立集成電路半導體設計產業基金,目前合作區內集成電路企業34家,2020年實現年產值超11.5億元。

    創新生態讓人才留得住用得好

    2015年,30歲出頭的澳門青年周運賢帶領其團隊入駐橫琴,成立“跨境說”公司,通過“AI+大數據技術與云計算平臺,打造一個跨越全球的商品搜索引擎;

    2017年,澳門大學博士陳天藍和董鋮“跨過一條街”創業,由他們創立的迪奇孚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為核酸檢測儀器的集成化、自動化和小型化發展提供了創新方案;

    2018年3月,澳門青年何子峰在橫琴注冊成立蓮鴻科技有限公司,以研發高階路由器、提供通訊軟件服務為主業,團隊6名核心成員來自粵港澳臺四地;

    ……

    越來越多青年科技人才,將創新創業的落腳點選在了橫琴。據統計,橫琴累計引進院士10名,國家級人才計劃入選者119名,省、市級創新創業團隊9個。

    一方產業沃土,見證著粵澳深度合作的初心。一批批科技青年到橫琴追夢,因為這里有他們需要的“陽光雨露”。

    “橫琴方案”提出,要促進境內外人才集聚。搭平臺、建園區、造生態……這其中的“創新生態”成為引進和培育人才以及能否留得住、用得好高端科技人才的重要因素。

    近年來,橫琴科技創新生態持續優化。記者從合作區獲悉,國家海外人才離岸創新創業基地已落地橫琴,并設立澳大、澳科大等4個離岸基地,這將吸引更多海外科技人員到橫琴參與開展科技項目合作。

    廣東省科技廳相關負責人表示,將在科研資源跨境流動方面積極探索規則銜接、機制對接的現實形式,加快創新要素高效流動,推動粵澳實現更高水平的創新協同協調發展,推動合作區朝著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的重要支點加速邁進。(記者卞德龍沈夢怡)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熱門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