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財經 > 正文

    業務體系不完善 標品信托路在何方

    在“去通道、控地產”大方向不變的前提下,抑制規模擴張,謹防風險傳導成為擺在信托公司面前的首要任務,一時之間,拓展標品業務的呼聲不絕于耳。5月10日,北京商報記者調查發現,越來越多投向標準化資產的信托產品已經在市場上出現,多以債券固收類信托計劃為主。在強監管制度下,標品產品替代融資類非標產品已是大勢所趨,但客戶認可度、組織架構、投研體系以及人才團隊建設依舊是亟待突破的難點。

    主推標品產品

    隨著“資管新規”過渡期進入倒計時,在非標融資類產品壓降的背景下,標品信托產品正在成為主要增長點之一。5月10日,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在信托產品銷售市場上,標品信托產品也成為信托銷售人員主推的對象。

    標品信托產品是指投資于標準化債權類資產的信托產品。其中,標準化債權類資產是指依法發行的債券、資產支持證券等固定收益證券,主要包括國債、中央銀行票據、地方政府債券、政府支持機構債券、金融債券、非金融企業債務融資工具、公司債券、企業債券、國際機構債券、同業存單等。

    一位信托銷售人員向北京商報記者介紹稱,“通俗來講,標品信托產品能在銀行間市場交易,目前在做的都是標品信托產品,政信類項目居多,主要資金投向于債券,或者是投向于城投債”。

    從該信托銷售人員提供的正在募集的信托產品信息來看,一家央企正在募集發行一款典型的標品信托產品,該產品募集資金為3億元,認購金額在100萬-300萬元之間,收益率可達7.2%-7.4%,按年付息,資金用途主要用于投資某集團2021年非公開發行公司債券。

    另一家位于北方的信托公司正在發行的項目也是典型的標品信托產品,該產品募集金額為2億元,預期收益在7.3%-7.8%之間,資金用途主要用于某城投公司發行的“2020年非公開發行公司債券(第二期)”。

    “標品是大勢所趨。”另一位銷售人員向北京商報記者介紹稱,現在監管提到應按照1:1的比例配置標準化和非標產品,如果想做穩健安全的產品,還是以標準化產品為主。

    從機構監測數據也可看到,標品信托業務也開始占有一席之地,來自用益信托最新監測數據顯示,4月金融類信托募集資金608.71億元,環比減少14.17%,其中標品信托成立數量909款,募集規模394.21億元。

    金樂函數分析師廖鶴凱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標品產品替代融資類非標產品已是大勢所趨,轉換率已經較高而且還在提升中,未來標品信托成為行業支柱業務之一已然成型。

    業務體系不完善

    在“資管新規”提出轉型伊始,信托產品的凈值化轉型、非標資產規模的壓降就已經提上日程,對標品信托產品的轉型,多位信托人士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采訪時直言,“壓力大,產品架構還有待考量”。

    一家頭部信托公司人士認為,對信托公司來說,行業轉型是拓展標品業務,而拓展標品業務不代表“非標轉標”這一概念。他解釋稱,“‘非標轉標’只是大力拓展標品業務向下的一個維度,標品業務是很廣的概念,標品的定義本身就很宏大,不僅包括二級股權市場,還包括了債券、銀行間市場,信托公司也要根據自身的稟賦來拓展創新”。

    另一家信托公司相關人士也提及,“‘資管新規’過渡期延期,整體上對于信托公司的整改與轉型是有利的。目前,信托公司面臨較大的壓降非標資產規模的壓力,并且新的創收能力較強的業務模式仍有待培育。信托公司長期以來擅長非標業務,但在標品業務方面經驗不足”。

    廖鶴凱直言,非標轉標的難點中,分業監管導致的操作過程中信托公司對非直接主管部門的證監會的政策適應和銜接工作效率都還需要在實際工作中摸索磨合,這個過程也是個人才體系重構和風控體系再調整的過程。信托公司標品規模提升的速度還是慢于非標削減的速度,導致信托公司現實業務壓力增大。

    具體的展業難點則是產品設計的問題,上述頭部信托公司人士認為,首先要考量符合國家政策、國家戰略、新興產業的方向,然后再運用一些新的金融工具,包括資金手段可不可以采取量化措施等。除此之外,非標產品也可以解讀為“存在即合理”,例如私募債很難完全全部標準化,而且監管的方向并不是要求非標全部轉標,只是要求信托公司應大力拓展標品業務。

    在用益信托研究員帥國讓看來,當下部分信托公司戰略定位不清晰,對非標業務依然存在路徑依賴;信托公司標品業務方面專業人才不足,疊加標品業務的前期投入大,賺錢相對較少;標品業務流程和制度還不夠完善。

    創新交易模式

    從整個信托行業來看,絕大部分信托公司是以非標投資為主,標品類產品依舊較少,而非標產品之所以能夠成立,主要是符合投資人群思路的質。

    在調查過程中,一位信托銷售人員也向北京商報記者直言,“現在市場上,大家都比較喜歡做非標產品,因為非標產品期限比較靈活,付息方式也比較靈活,除此之外,標準化產品的均收益率還是比較低,大概在6.8%左右,非標產品一般能達到7.5%左右”。

    拓展標品信托產品的思路該如何走?帥國讓分析稱,信托公司一方面可以選擇與其他資管機構券商、公募基金等合作,開展FOF(基金中的基金)和TOF(基金中的信托)業務;另一方面,需加強組織架構、投研體系和人才團隊的建設,不斷優化完善市場化的薪酬和競爭機制,為標品業務吸引足夠的人才。

    “非標業務本身還是信托公司擅長而且可以繼續長期經營下去的主要業務之一,只是對于限制的領域需要縮減規模,標品業務的經驗不足倒是在經營過程中逐步可以解決,與券商系和基金系公司比較類似業務的優勢不明顯,只能通過創新交易模式來部分解決。此外,在客戶認可度方面還要加大宣傳力度和引導措施。”廖鶴凱如是說。(記者 孟凡霞 宋亦桐)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熱門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