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財經 > 正文

    我國消費拉動全國豬肉價格連續上漲

    豬肉價格,漲漲漲!生豬期貨,跌跌跌!為什么?預示著什么?

    歲末年初,正逢豬肉消費旺季,豬肉是菜籃子里的主要產品,近期豬肉價格有變化嗎?

    1

    消費拉動 全國豬肉價格連續上漲

    上午九點,記者在北京一家生鮮超市看到 ,豬肉柜臺聚集了很多前來選購的消費者。

    銷售人員介紹,通常元旦和春節期間,都是豬肉消費的旺季,現在每天銷售量比上月增加20%,價格也在經歷了兩個多月下跌后開始上漲。

    北京某超市營運部工作人員 曹家樂:豬肉 價格連續7周上漲,累計上升20%左右。

    據介紹,去年12月份至今,全國豬肉價格呈現震蕩上漲走勢,2021年第一周全國豬肉價格每公斤52.99元,環比和同比都是上漲。

    這主要是南方市場腌臘灌腸全面啟動,加上元旦節日提振,消費終端整體需求有較大提升。另外,去年12月份市場對進口凍品監管較嚴,市場流通少,部分凍品需求轉向國內鮮品,進一步促進肉價上漲。記者了解到, 豬肉價格上漲的同時,生豬價格也有明顯的漲幅。

    山東省某農牧公司銷售負責人 鄭雷:元旦到春節之前,是生豬出欄高峰期,每天出欄頭數在1000頭左右。生豬價格是一公斤36元,2020年11月底是一公斤30元。

    業內人士表示,隨著春節臨近,需求提升,預計豬價仍有上漲可能,春節后消費減少,豬價可能回落。

    農信互聯生豬分析師 夏晨豐:2020年11月份能繁母豬存欄環比增長3.8%,同比增長31.2%,已連續6個月正增長;生豬存欄環比增長4.3%,同比增長29.8%,已連續5個月正增長。長期來看,2021年生豬供給仍會持續增加,豬價將逐漸接近常態水平。

    2

    受益于豬肉價格上漲

    生豬養殖企業業績大幅增長

    豬肉價格上漲,相關養殖企業的生產經營狀況如何?

    在采訪中,記者了解到,近期豬肉價格的上漲,雖然在各方的預料之中,但上漲勢頭之猛還是讓一些養殖企業的負責人感到意外,盡管他們加大了復產力度,但受疫情等方面的多重影響,生豬的供應還存在一定缺口。

    豬價上漲讓相關的生豬養殖企業受益不少。 正邦科技近期發布公告稱,2020年12月銷售生豬134.21萬頭,環比增長27.18%,同比增長117.06%; 銷售收入38.83億元,環比增長1.40%。 同比增長109.44%。 牧原股份2020年12月份,銷售生豬264.1萬頭,環比增長27.2%。 其中向全資子公司牧原肉食品有限公司銷售生豬13.7萬頭。 公司商品豬銷售均價達到了30.15元/公斤,環比上漲了14.55%。

    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牧原股份銷售商品豬1025.33萬頭,在 實現利潤大幅增長后,牧原股份確立了2020年更為迅猛的擴張計劃。

    業內人士表示,年前消費端對豬肉需求相對旺盛,屠宰企業的開工率將提升60%到70%,豬肉市場供需兩旺。 在節后需求歸于平淡,供應也會有所減少,供需兩低的情況下,價格將會整體走低。

    卓創資訊豬肉行業分析師:2019年以來,我國生豬產能處于緩慢恢復的階段,到2021年底,生豬存欄量將恢復到80%。2021年需求提升幅度有限,預計2021年生豬和豬肉價格將呈現持續下降的走勢,均價將明顯低于2020年。

    3

    生豬期貨表現低迷

    豬肉股承壓下行

    上周五,備受市場人士關注的生豬期貨在大連商品交易所掛牌上市。不過上市以來的兩個交易日,生豬期貨出現了較大幅度調整。受此影響,A股豬肉板塊也表現低迷。

    具體來看,當天上市的“生豬2109”“生豬2201”“生豬2111”三個期貨合約品種都遭遇了不同程度的下跌。至收盤時, 跌幅分別高達12.61%、15.83%、15.99%。

    11日早盤,生豬期貨盤中再度重挫跌停。截至11日上午收盤。生豬期貨主力合約LH2109仍處跌停狀態,為26030元/噸,跌幅為7.99%。

    融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行業研究員 吳書:生豬存欄和能繁母豬存欄都在持續上升,也就是說豬肉的供給在持續上漲,因此在豬價趨勢往下的時候,價格還是偏高,所以出現這兩天的生豬期貨大跌,是符合預期的表現。

    生豬期貨的低迷表現,也讓整個豬產業板塊承壓。截至今天上午收盤,Wind數據顯示,最近2個交易日,豬產業指數累計下跌6.3%。具體來看板塊內24只成分股均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跌,其中金新農、正邦科技、新五豐,近2個交易日累計下跌均在10%左右。

    融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行業研究員 吳書:在豬價往下走的時候,豬企盈利可能承壓,但是不排除個別公司通過優質經營,實現出欄量大幅擴張,提升了盈利性。但整體上來說,還是謹慎為主。

    主播快評:近期豬肉價格反彈

    與供需兩方面因素有關

    最近兩個月豬肉價格的反彈,一方面毫無疑問是跟需求的季節性增加有關,但是另一方面,有業內人士也指出,像豬肉進口量的下滑,以及低溫天氣增加了生豬防疫的難度,這些都造成生豬供給端的修復以及產能的擴張,可能不如之前大家的預期。

    生豬期貨上周五剛剛上市,連續兩個交易日大跌,今天盤中更是跌停。這說明了市場對于豬肉價格年內大的趨勢還是看跌,整個豬周期從大的格局看,還是向下的。

    肉價便宜了,對于消費者自然是好消息。但是對于生豬養殖行業,尤其是龍頭企業來說,怎樣應對豬周期向下,就成為一個非常重要的課題。還是那句話,就是要滿足消費者的需求,消費者除了想吃到便宜肉,還想吃到質量好的肉、放心肉。

    對于生豬養殖的龍頭企業來說, 除了要千萬百計控制成本、擴大規模、多養豬之外,還要養好豬、生產出放心肉。這是不是意味著要做到產品的差異化甚至品牌的差異化?是不是意味著要向下游屠宰、流通環節延伸,拓展商超、賣場、電商等渠道,進而直接對接C端消費呢?如果這些能夠實現,生豬養殖龍頭企業的盈利穩定性是不是能夠得到提升?資本市場的估值是不是也可能面臨重估?這些都需要相關的企業和投資者仔細思量。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熱門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