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商業 > 正文

    價格便宜、方便受老年群體歡迎 鄭州社區團購已成常態化

    “以前上班族午飯在公司解決,現在小區居民一天三頓飯都在家,米、面、蔬菜等需求量特別大。”團長司小濤說,最鄭州疫情反彈,小區實行封閉式管理以來,他們站點的訂單量增多了大概有30%,每天的訂單量更是達上千單之多。另一團長在暴雨期間也顧住了客戶的吃喝,原因是本土社區團購品牌的堅挺。

    單一臺訂單量達500單,一個團購站點供小區上千戶居民吃喝

    早上8:30,陽光超市準時開門營業,店里商品寥寥無幾,僅有一些小零食和日用百貨。50左右的屋內三間臥室均改成了一排排貨架,客廳擺放著兩個大冰箱用來存儲顧客訂單中的冷藏水果、肉類食品。司小濤和妻子整理了一下隔天沒有及時拿走的貨物,清理出貨架。10點,小店的第一批貨就要來了。

    “每次最先送來的是美團優選,訂單也比較多。”談話間,司小濤拿著厚厚一沓訂單為顧客取貨,幾個房間里不停走動。最小區實行封閉管理,司小濤店里美團優選上的訂單每天在400-500份之間,這也是店里訂單量最大的一個臺。

    不僅美團優選,司小濤身兼數臺團長:盒馬集市、京喜拼拼、多多買菜、橙心優選等他都有“入股”。幾個臺零零散散加起來,每天的訂單量上千,也就是說,單司小濤一個團長,就顧住了小區千戶居民的吃喝需求。

    “暴雨后到現在因疫情小區封閉,訂單量增長了有30%。”司小濤說告訴記者,時店里只有夫妻二人忙活,現在家里親戚也來幫忙了。“幾天訂單量穩了,疫情剛起的那幾天,美團優選的訂單量暴增,限制商品量20萬件,一個小時就賣完了。”司小濤說,那幾天不僅他們忙,送貨司機也忙,一個司機頂十個司機的干活量,還要攬下分揀的活。

    社區團購已成常態化,價格便宜、方便受老年群體歡迎

    “我買了一點兒八角回來了嗎?才一塊錢,買回來看看啥樣!”一位老奶奶登門取貨,拿到自己前一天在多多買菜上買的一小包八角背著手走了。據司小濤妻子介紹,這位奶奶雖然年紀大,但卻是店里的常客,時在多多買菜上下訂單比較多,每次都是一兩樣菜品和佐料,下午遛彎了過來拿。

    因為價格低廉、取貨方便,小區里不少老人都非常樂意為社區團購下沉市場“添磚加瓦”。“真有行動不便的老人或者孕婦,我們也會送貨上門,都在一個小區,互相幫助是應該的。”司小濤說。

    “收到訂單了!明天下班我回來直接給你捎回來。”中原路一小區的團長曾靜在團購群里回復顧客。對于曾靜來說,這樣的對話已經成為常態。曾靜經營的店面與她的住址相隔一條馬路位于兩個小區,加上自己本身的熱心和勤勞,使她的站點在兩個小區中都頗有人氣。而且作為河南本土企業量子美食的團長,在疫情反彈期間,她的站點收貨、送貨也沒怎么耽擱。

    曾靜告訴記者,她現在只做量子美食一個團購品牌。且臺嚴格要求一個小區一個團長,避免了同臺團長之間客源的爭奪。這也是她當初做團長時候的一大原因。

    據了解,量子美食也是河南本土團購品牌之一,該團購臺是每天上午11點截單,下午到貨。也就是能夠實現當天下單當天送達的高效率。這在一定程度上比其他臺多了幾分優勢。

    澇疫結合下的鄭州,本土社區團購品牌優勢明顯

    當社區團購的賽道遭遇洪水,最先跑出來的是具有河南本土優勢的團購品牌。

    8月中旬,河南暴雨災情嚴重時,量子美食就充分運用了本土企業的優勢,籌集了一批大米、雞蛋等生活物資,快速送到了受災一線。

    “有井有田在下暴雨那幾天也在持續不斷地供貨,直接拉了集裝箱送到門口。”汝河路一個同時兼顧了10家團購臺的李團長感慨道,緊急時候本土品牌的優勢顯現出來了,有井有田的倉庫就在鄭州中牟。集裝箱配送不是偶然,據了解,早在今年年初,有井有田就獨創了“蔬菜集裝箱”的社區投放模式,且這種無接觸安全配送、一站式購齊以及價格實惠的模式受到各方推崇。

    “價格戰現在已經不明顯了,各臺價格都差不多,但優勢還是能看出來各有不同。”李團長說,比如盒馬集市的菜質量高、橙心優選菜品比較多,想要快點收貨,美團優選是最佳選擇。暴雨的幾天,臺上一開始能正常訂貨,但由于堵車、內澇等原因運貨車無法到達,基本都退款了,有井有田雖然慢了些,但隔天貨都到了。“司機從業時間長,路線固定,再加上商品種類少,節省了大量的分揀時間。”

    李團長告訴記者,有個別臺分揀環節比較混亂,司機換得也比較頻繁,難免會出現送貨延遲、送錯貨現象。“有一位新手司機,上崗不久,曾經一天時間里來我站點調換貨跑了三趟。”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熱門資訊

    最新圖文